首页» 教育政策» 地方政策
教育政策
【山西】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2020-03-29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时间:2019-01-17 

晋教高〔2019〕4号

各有关高校、各市农委、各市林业和草原局:

  为提高我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根据《教育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晋教高〔2019〕1号),现就实施山西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打造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服务美丽中国、美丽山西建设。

  经过5年的努力,在完成所有传统农林专业升级换代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新农科”专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山西特色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1.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各有关部门和涉农高校要把高等农林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快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涉农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智库建设,成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深入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方案,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卓越农林人才提供路径和模式。

  2.强化农林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农林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开展“大国三农”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农林学生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乡情乡愁融入血脉中,全面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林学生专业知识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着力提升农林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3.提升农林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智能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瞄准我省农林产业发展新需求,培育建设3-5个国家级和10个左右省级一流涉农专业。根据不同类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及时用农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农林学生实践教学,健全农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快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多样化的学业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

  4.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农林教育”,积极参与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慕课联盟建设,建立我省农林高校与其他农林高校之间慕课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在我省农林高校的推广使用。建设5-10个农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出3-5门国家级和30门左右省级农林线上线下精品共享课程,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实现农林人才培养质量的变轨超车。

  5.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开展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支持涉农专业开展本硕博统筹培养试点,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加强研究性教学,强化科研训练,注重个性培养,拓宽国际化视野,实施全程导师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加快推进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交叉、融合教育,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快推进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支持农林高校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与现代农林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实践技能培训基地,面向基层、对接岗位,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6.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统筹推进校地、校所、校企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实现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将合作成果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中,辐射到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上。支持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推动“引企入教”,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设“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依托现代农业林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7.拓展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支持农林高校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制度,聘请科研院所、涉农、涉林企业中生产、科研、管理一线专家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实施互聘“百人计划”,选派50名左右农林院校骨干教师到农林企业挂职,参与农林企业的生产实践工作;选派50名左右农林科院专家、农林企业人员到农林高校任职,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8.培育高等农林教育质量文化。加快推进农林教育专业认证,逐步实现农林专业类认证全覆盖。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明确质量目标,细化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切实实现农林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

  三、组织实施

  1.组织机构。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工作组,统筹推进计划实施。省教育厅依托山西省高等学校农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计划实施。农林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制定落实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与企业联系,共同制定和组织实施培养方案,共同建立农林专业实践教育中心。

  2.政策支持。加强政策衔接配套,加大对农林高校的支持力度。农林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国家、省、校政策的衔接、配套、完善、执行力度,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卓越计划相关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监督检查。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组指导计划的实施,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省内实际对高校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实施年度汇报制,每年发布年度总结、自评报告及标志性成果;树立典型高校,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管理,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注重第三方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整改,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改进。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1月17日

  文章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http://jyt.shanxi.gov.cn/xwzx/ggtz/201909/t20190924_69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