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政策» 地方政策
教育政策
【山东】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0-03-29

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1-22

鲁教厅办发〔2019〕5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现将《关于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9年1月18日    

关于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37号),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省内教育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巩固、接续、长效”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教育扶贫协作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从突出帮扶援助向深层次多领域协作转变,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精准施策发力,确保到2020年,被帮助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二、结对关系

  省委省政府确定济南市与临沂市、青岛市与菏泽市、淄博市与滨州市、烟台市与德州市、潍坊市与聊城市、威海市与枣庄市结成帮助与被帮助的扶贫协作关系。结成扶贫协作关系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接联系沟通,健全完善教育扶贫协作工作机制。大力倡导县域之间、学校之间的结对帮扶协作。协作双方要紧紧围绕教育扶贫目标,始终坚持精准方略,牢固树立共赢理念,建立和谐供需关系,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教育扶贫协作扎实深入开展。

  三、协作内容

  (一)基础教育方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帮扶市中小学、幼儿园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围绕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采取人员挂职交流、课程联合开发、教学研讨交流、项目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合作,指导、带动薄弱学校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联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共建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学科技能和专业素养。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案例教学资源库,实行优质课程资源网上共建共享。根据被帮扶学校学生实际,指导帮扶学校依托当地校外实践基地、研学基地、特色教育资源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加强学生交流。

  (二)职业教育方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发挥帮扶市优质职业院校辐射引领作用和资源优势,促进被帮扶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导被帮扶市中职学校制定适合区域发展、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的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接受被帮扶学校学生见习实习。共同研究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对口专业教师交流平台,实行校际教师交流任教,促进专业教师研修交流。相互借鉴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完善基地管理办法、运行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共同实施产教融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项目,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管理人员相互挂职制度,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充分挖掘各自学校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学校文化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帮助市按照省教育厅部署的年度西部经济隆起带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每年遴选安排一批骨干教师到被帮助市支教范围县的薄弱学校支教,鼓励以“组团式”形式选派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被帮助市受援学校要组织教师、管理人员与支教教师结对跟学,组成教学团队,推动受援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帮助市以教育志愿者为主体,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帮助被帮助市深度贫困县(市、区)开展音乐、美术、英语、体育、家庭教育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双方要建立校(园)长双向互派交流机制,帮助市要遴选一批齐鲁名校长任职学校作为研修基地,被帮助市遴选深度贫困区域乡村学校校(园)长到基地定期跟岗研修,帮助市定期组织齐鲁名校长到跟岗研修校(园)长所在学校指导帮助,并形成长效机制。2020年前,省级层面完成对扶贫工作重点村小学校长和教师轮训,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名师、名校长和优秀专家为乡村教师送教上门,传播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四、开展高等教育扶贫协作

  完善由省教育厅统筹协调,各高校协同发力的高等教育扶贫协作工作体系。以着力提升被帮扶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目标,详细梳理被帮扶市驻地高校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的需求,根据需求在省属高校中选择合适的帮扶对象,与被帮扶市驻地高校开展帮扶协作。深化高校对口认领省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工作,提升高校科技扶贫实效。鼓励高校特别是涉“三农”高校助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方面提供支持。组织动员专家教授、科技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专业力量,深入贫困地区一线,找准高校科研项目与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结合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开展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普活动、医疗保健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圆中国梦”活动。组织高校优秀大学生与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建立“一对一”联络帮扶机制,通过经常沟通交流、定期走访帮扶等措施,教育引导贫困家庭中小学生感恩党的好政策,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拼搏奋斗、成长成才。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协作机制。省教育厅成立以厅长为组长,分管厅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内教育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内教育扶贫协作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领导。帮助市与被帮助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共同责任,加强沟通协调,细化目标任务,确保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作双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教育扶贫协作工作;探索建立县域层层对口协作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工作机构,保障工作有效推进落实。

  (二)编制专项计划。帮助市教育行政部门紧密对接被帮助市教育扶贫工作规划,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加大资金支持,编制教育扶贫协作专项计划。专项计划要聚焦被帮助市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分类研判、精准发力。被帮助市在编制教育脱贫攻坚规划时,要统筹整合教育扶贫协作资源,注重发挥扶贫合力。

  (三)加强统筹调度。把教育扶贫协作纳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对教育扶贫协作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监测。对教育扶贫协作成绩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工作较差的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整改落实。

 

  文章来源: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19/1/22/art_11990_787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