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不迟,相逢会有时
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加油未来”镇雄校长培训项目
3月份精彩活动吧!
受全国疫情的影响,“加油未来”镇雄校长培训项目推迟了原计划的跟岗游学活动。北师大项目组聚焦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培训主题,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上精彩活动。
【暖冬读书·分享交流】
根据项目第二年度的培养目标以及乡村学校在课程建设的意识与课程规划方面薄弱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镇雄校长课程领导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开展“暖冬读书会”活动,鼓励镇雄校长们利用寒假时间阅读杨四耕教授主编的《突破大杂烩:有逻辑的学校课程变革》一书,聆听了杨四耕教授主讲的《迈向课程变革的3.0》专题讲座,结合书籍中的要点和案例不断思考学校特色活动课程建设的可行性策略。
3月18日,镇雄县的校长代表——芒部镇茶园小学冯权威校长、尖山乡陇家湾小学程丰贵校长和雨河镇官庄小学王银盆校长,进行读书心得分享。程丰贵校长介绍了学校开展的“善行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冯权威校长根据茶园小学基本情况,介绍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初步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挖掘资源、以班试点等。王银盆校长指出学校课程建设还在1.0时代徘徊,目前努力践行杨四耕教授“有逻辑的课程变革”理念,做有温度的亲情教育,遵循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个性需求的课程理念,培养会学习 、会感恩、会生活、会劳动、会审美的阳光少年。项目的导师代表——北京阎村中心校的李莉萍校长,对三位校长的分享内容进行了回应和点评,鼓励镇雄县的乡村校长积极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带动教师和家长多出谋划策,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资源,让变化成为专业成长的契机。
【温故知新·专题讲座】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针对学员们在返岗后在学校课程规划、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堂变革、课程评价等环节遇到的问题,北师大项目组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北京市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王蕊校长、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陈春红校长,利用周末的时间为镇雄校长们开展了题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乡村学校特色活动课程建设》《尚体育人,奠基人生》的专题讲座,不断提升镇雄校长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指导和帮助农村学校的校长一起研究问题,探索改进方法,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三大加油课程、区域优势或学校特色,以主题为焦点开发学生学习活动,形成学校的主题课程或特色课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每一次的培训都会带来新的启发,镇雄的校长们这样说:
“其实这个部分是所有参训校长最头疼的,受制因素太多。但这些方面同样也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同时也是我们的机遇。”
“通过培训,我们知晓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意义,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框架下,通过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求。”
“课程体系是学校工作的纲要,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真正代表了一所学校的特色。学校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它将促进教育的全面落实,开创一个全新的育人模式。”
“学校要做好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的提炼,做好课程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因校、因地制宜,落实好三级课程开展、建设,为学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优质课程。”
【教学相长·导师部署会】
更好地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有效的组织和工作载体,针对项目进展的新学期、新任务、新要求,北师大项目组于3月31日召开了导师工作部署视频会议,10个小组全体导师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向导师介绍了加油未来项目的基本情况,加油阅读、加油运动和加油社会情感等三大课程的情况,感谢了在导师的指导下项目第一年度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强调项目第二年度工作目标是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工作重点是以积极心理建设促动学习成长。10个小组的导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落实好项目组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要求,确保线上指导平稳有序推进。
结束后,各组导师共同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课程整体建设,课堂教学变革等重大的共性问题,并且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通过问卷调研和远程沟通的形式,了解学员所在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基础情况以及对导师指导内容的需求,进而拟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在后续指导过程中,导师充分理解并践行项目的年度培养目标,全程陪伴并结合学员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学员共同打磨提炼相关的学习案例和资源,在与学员的互动中实现自我知识与经验的迭代和更新。
尽管疫情打破了我们惯有的物理学习空间,阻碍了学员之间、学员与项目组之间、学员和导师之间的见面和思念,却阻挡不了导师们不减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学员们不减饱满的学习热情。在已经悄然来临的春日里,在系列线上主题活动里,我们更成竹于胸,更意气风发,共克时艰,传承初心,携手共进!(ED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