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北京市大兴区基础教育(小学段)整体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2022-11-10

  10月27日-28日,“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 ” 北京市大兴区基础教育(小学段)整体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线上举行,并通过“京师继教”视频号全程直播。

 

 

  开幕式

  活动于10月27日上午开幕,开幕式由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寇国新主持。大兴区政协副主席、区教委主任、区教育督导室主任赵建国,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副院长张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晓东;本项目首席专家代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陈延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范颖;北京市大兴区项目学员及来自北师大继教院全国合作省市地区学员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及后续活动。

 

  赵建国对项目启动两年以来项目学员学校管理的优化、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予以肯定,对北师大项目组的专业指导表示感谢,对校长、教师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认真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提出表扬。赵主任也对所有参与培训项目的学校、校长、老师提出期望,2022年是大兴区“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改革深化之年,是全面推进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年,希望所有学员能紧紧抓住、利用好培训这个“平台”,在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中实现自我提升,奋力谱写大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朱生营强调教师培训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和服务,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校的神圣使命。朱院长结合大兴区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对项目所包含的好老师子项目:全员通识培训、青年教师、智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及市级骨干教师如何开展分层分类的系列培训;好校长子项目和好学校子项目的培养重点进行阐释,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经验、项目模型、项目亮点进行了介绍。

 

  开幕式后,薛二勇教授和李晓东副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基于规律、形式、挑战与任务的研判》和《新课标落地课堂》,并开展了以“新课标”如何在学校课堂落地为主题的教育沙龙活动,项目专家与学员分别从学科育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反馈,引领方向,指导老师们扎实开展教学工作。     

 

  10月27日下午,学科展示专场分设9个会场,分别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附属小学校长张艳红、青云店一小校长王炳玉、实验二小大兴实验学校校长房炳云、礼贤一小校长史殿柏、北臧村小学校长陈秋霞、魏善庄一小校长马莉、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副校长巴德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小学校长王学武主持,项目学员骨干教师、智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科学、信息科技等20节课堂展示,课后由市级教研员、特级教师分别进行点评,指导教师做好2022版本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堂中落实落地。

 

 

  好学校、好校长项目课程建设展示活动

  10月28日上午,项目开展了“好学校、好校长”项目课程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活动由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第一中心小学承办。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凯,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寇国新,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李晓琦,大兴第二小学校长高爱军,大兴庞各庄一小校长张江涛,大兴区安定中心小学校长张娜参与了此次活动。采育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胡美丽带领学校干部教师全程参与。本次活动以线上的方式进行,160余人参与。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展示、课程汇报、教育沙龙等,将学校、校长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实践、收获、反思一一呈现。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聚焦展示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及教学能力,新任校长的教育理念革新,治校理学能力,以及项目学校在科学规划、课程立校的探索,为下一阶段项目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及目标。希望项目学员继续不断实践、探究,在落实“新理念、新课标、新课堂”的路上不断前行。

 

  项目简介:

  2020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大兴区基础教育(小学段)整体质量提升” 项目启动,项目周期三年,分为“好老师子项目”、“好校长子项目”和“好学校子项目”,计划培养大兴区4000余名小学教师、9名小学校长和4所小学。项目旨在发挥“高校、政府、学校”合作的“UGS”区域提升模式优势,培育学高身正的“好老师”、培养德能兼备的“好校长”、培植区域本土的“好学校”, 构建区域教育新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ED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