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海滨传韵久,三名聚珠共修研。课题精琢纾疑策,访学踏浪拓云程。2025年9月12日至19日,陕西省子长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培训项目“三名”工程第二次集中研修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圆满举办。来自陕西省子长市的130余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
数字赋能·前沿引领明方向
本次研修期间,子长市“三名”工程培育对象分别在16位来自高校、一线教学实践专家的引领下,参与了28场专题讲座、6所名校参访等活动,高质量完成了18篇学习简报,并留下数万字研修心得。围绕“教育数字化与心理健康发展”两大通识专题,教师们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名校长班聚焦于学校发展规划与战略领导力的提升;名师与名教研员班以新课标解读与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核心;名班主任班则围绕班级文化育人、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开展讲座。研修内容紧密契合教师岗位实际,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实践性,有效助力子长市“三名”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学段贯通·访学问策拓视野
9月15日,子长市“三名”工程培育对象分学段与学科,通过入班听课、互动研讨、听取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深入感受湾区名校的办学活力与创新实践。名校长组聚焦学校治理体系与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名师与教研员组深入课堂观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并与对应学科教师就大单元教学、教育技术应用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名班主任组则聚焦班级管理、家校共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此次访学通过对标一流、问道湾区,为学员们拓宽了教育视野,激发了创新思考,为子长市学校的未来实践注入了新的灵感与动能。
研思破浪·精耕课题释疑难
9月17日,北师大专家团队围绕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开展,为学员提供系统性、专业化指导。专家从选题立意、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到方法选择、数据分析和成果凝练,逐环精准把脉,帮助学员厘清研究思路、突破瓶颈障碍。案例剖析、一对一辅导和互动研讨等教学内容,不仅帮助学员掌握了规范严谨的科研方法,更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员凝练一批具有实践价值与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子长市教育改进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学术动力。
南国北师·子长教育之音
当我还沉浸在杜俊鹏教授“大心理视角下的教育观”讲座的轻松氛围下那句“呆若木鸡,静观其变”的秘诀时,接踵而至的楚江亭教授“科学规划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让研修立马高大上起来。尤其那“烧脑”的课题研究指导,6小时我被提到了N多次,直到同样点醒了班长“最后一天成果展示这个任务让她来担任吧。”作为校长队伍的三十分之一,自己十分幸运能够作为学员代表分享研修心得。
——子长市瓦窑堡小学 史晓娟
这次研修,我们以“梦”为马,跨越千里,从陕北来到广东,从熟悉走向陌生,从经验走向创新。杜俊鹏教授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易拉罐,让我们在“大心理”教育观中审视自己的教育本心,学会呆若木鸡,淡然处之;刘美凤教授穿梭时空,让我们感受教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定位与重塑,解开“经验”枷锁,拥抱数字时代;储强胜老师直面“双新”,要求我们培养研究的习惯,建构系统的思维,形成悦己的素养;成时娟校长聚焦强国的呼唤,探索教育的本质,正视问题,以终为始,指向素养;在金湾二小李彩芳校长“三位一体化七彩阶梯”评价体系中感受人性化管理的温度;在甄贤小学成时娟校长“百年甄贤,秀毓流芳”中感受历史的传承与教育的厚度;杨润勇教授以政策为面,疑问为题,研究为线,构建为点,用清晰的脉络与结构框架串起课题引领专业发展的大旗,插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山头,助我们冲破迷雾,跨过鸿沟,登上风景绚烂的山巅。
——子长市秀延小学 李恒
迎长风破万里浪,在这热情如火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一次智慧的洗礼。三名工程在珠海的集训,是一次珍贵的自我提升和充电的机会。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课程观、教育观、课题研究的讲座,以及多次的入校参访。培训的形式多样化,每一天,我都沉浸在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之中。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对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分享,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在此次学习中,我们和各位专家老师的会面都同频共振,收获颇丰。
——子长市初级中学 高娟
来源:教育心理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