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公民的诞生》等代表作享誉教育界。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体系既充满了深刻的教育哲理,又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深受世界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2017年11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三届“WE教育国际论坛” 暨国际教育名师“对话北京”活动在学校召开,本届论坛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师的重要价值”为主题,邀请了苏霍姆林斯基之女、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士、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学术总干事、苏霍姆林斯基协会副会长苏霍姆林斯卡娅作为主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代表以及200多名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卡娅院士首先做了主题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演讲,分享了她对父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着重探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的思想。卡娅指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主体和核心是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期间经常跟孩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需要关注个性化的教学,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真切的关怀。其次,环境是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需要重视周围社会和自然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对国家的积极态度,从而开展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最后,卡娅院士指出,霍姆林斯基希望能整合国家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个性化教育,并避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改革。
随后,卡娅院士的女儿斯塔利科娃做了主题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家校合作教育思想”的发言。斯塔利科娃阐释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家校合作的观点和具体策略,批评了当今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割裂。她指出在当时的苏联,关注家庭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中的可贵之处。
两位学者的发言得到了全场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和女儿斯塔利科娃同与会嘉宾和参会教师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最后论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来源/国际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 文/罗颖 图/李小国)
苏霍姆林斯卡娅发表演讲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