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北京师范大学——鸡西市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三年会战”行动计划调研遴选工作顺利完成 2024-05-21

5月9日至11日,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及专家团队一行前往黑龙江省鸡西市,进行“北京师范大学——鸡西市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三年会战’行动计划”的调研遴选工作。

活动伊始,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为来自鸡西市各区的500余名校长、教师、教研员作题为《教育的意涵与教师的责任》专题讲座。郑教授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方面分析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讲述了如何做好教育,她独到的教育理念引发了现场各位教师的思考。

专家讲座图.jpg

郑新蓉教授讲座

9日当天,项目组按计划进行紧锣密鼓的入校调研活动。专家先后调研了鸡西市农垦高中学校、鸡西市实验中学、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鸡西市树梁中学及鸡西市第九中学五所市直属学校,针对学校建设发展、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引领学生成长等方面给出专业性建议。通过本次实地考察调研,项目组专家对鸡西市中小学校的发展现状、课程构建与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基本认识,这为后续进一步调研遴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入校调研.jpg

专家入校调研

10日至11日,专家工作组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项目学员遴选、样板校建设对象遴选,以及鸡西市直属校校长座谈会的有关工作。

教师和班主任群体遴选环节,项目组专家从师德师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业成长等角度提出问题,与学科教师、班主任们面对面交流,开展考核工作。

学员遴选.jpg

学员遴选环节有序开展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中坚骨干分子,教研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项目组从教研员应具备的意识与核心能力出发,特别设置无领导小组讨论,旨在对教研员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胜任力进行考察。

学校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平台、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也往往都在学校中完成。锤炼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先遣队伍,打造优秀的“模范学校”,对于鸡西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样板校遴选活动中,学校代表团队根据校园建设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实际需求等内容进行展示,项目组专家根据汇报信息围绕学校发展、文化育人、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等情况对学校进行考核评定。

样板校遴选图.jpg

样板校建设对象遴选工作进行中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抓住“关键少数”,可以引领“绝大多数”。11日下午,北师大工作组专家与鸡西市直属学校的校长们进行座谈。座谈会中,双方就学校发展、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校长们提出办学困惑、教育难题,专家们对症下药,予以回复。鸡西市直属校的校长们表示热切期盼本项目后续培训活动的展开。

校长座谈会图.jpg

校长座谈会

受鸡西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承办鸡西市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三年会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将鸡西市校长、教研员、学科教师、班主任四类人群与两所市直属学校共同纳入项目,通过为期三年一体化培育,锤炼出一支带不走的“头雁阵队”,为促进鸡西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

本次实地调研遴选活动为期3天,目标明确,注重实效,在北京师范大学与鸡西市教育局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既定目标。接下来,项目组继续完善与优化本项目顶层设计,为实现“精准施训、提质增效”,筑牢坚实的前期基础。(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