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教育部-中国东方航空助力沧源教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教研员二期赴京研修开班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子涵、沧源佤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员王杰及48位参训学员出席活动。
高子涵在致辞中向“教育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助力云南省沧源县教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开展五年以来,教育部、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沧源县政府、沧源县教体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与目标,强调此次研修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提升沧源县兼职教研员的专业能力,助力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最后她对参训学员提出期望,勉励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将先进教育理念带回沧源。
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数学教师朱凤珍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向教育部、中国东方航空及北京师范大学致以诚挚谢意,感谢各方为沧源教师搭建高水平学习平台。她表示全体学员定会以归零心态投入学习,认真记录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每一次研讨,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跨学科融合等先进理念带回沧源课堂,为沧源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王杰作总结发言。他代表沧源县教育系统向教育部、中国东方航空及北京师范大学的鼎力支持表达深切谢意,并且强调,此次研修是沧源教育的关键一步。沧源教体局对全县学校教学规范进行检查指导,他要求学员以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个人教学的困难为导向,在本次研修中聚焦沧源课堂的实际痛点,结合AI技术应用、跨学科融合等课程内容,形成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开班仪式结束后,首先由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师训中心研究员洪丽带来了以《A1 智能体的创建和跨学科应用》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她以豆包、文心一言等工具为例,拆解AI智能体在教学设计、论文写作中的高效应用场景,如一键生成课程大纲、自动化批改作文等。洪丽结合沧源县教师的科研痛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讲座后,学员纷纷表示将尝试将AI工具融入日常教研,提升成果产出效率。
接着北京市第九中学教师李雯瑾以《从智能体的创建和教学角度应用——以英语教学为例》为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创新结合。她通过实际课例演示,展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构建智能教学系统,为边疆地区教师破解资源不均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方案,引发学员热烈讨论。
本次研修活动为期15天,旨在助力县域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培育一批引领教育教学风向的教研员,打造一套适合本县的分科、分阶段培训课程。培训将通过专题讲座、实践观摩、入校研讨、小组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搭建理论与实践的立交桥,激发学员主动学习动力,创设学员主动学习氛围,通过提升教研员业素养,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沧源县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
项目简介
“教育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助力云南省沧源县教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是由教育部牵头,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资助下,委托北京师范大学,针对云南省沧源县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培训团队、校长和教师四类人群开展教育管理、教学专业水平能力提升服务。以三年一周期的跨年度、递进式培训,聚焦专项培训研修,通过分类分层分科培训,着力为当地打造一支高素质教育管理团队、一支带不走的种子团队和一批优质骨干教师校长,以点带面,助力提升沧源县教育教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促进沧源县基础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ED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