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师大举办 2025-07-11

7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开班。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吴颖惠、海淀区教委美育和校外教育科科长曹芳,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亓俊国、副院长罗容海,与109位海淀区中小学科学教师出席活动。

合影才江北.png

亓俊国表示,此次研修项目由北师大继教院、科学教育研究院与海淀区教委、教科院多方携手共创,旨在助力科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新突破,引领科学教育新范式。他期望此次研修能够帮助参训教师成为“科学教育新范式创生者”、“学科深度融合与前沿探索的先行者”以及“区域协同与全球视野的开拓者”。

图2.JPG

吴颖惠指出,此次研修旨在借助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和专业培训,让科学教师掌握用科学思维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方法,进而探索科学育人路径。她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科学思维与精神的核心内涵,同时走进实验室与资源库开展体验式学习,充分利用北师大科学教育平台,为海淀区科学教育发展创造新契机。

图3.JPG

曹芳科长进行项目解读。她强调此次研修目标聚焦四大方向:深化科学教育理论认知以形成多方协同理念、提升统筹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以构建管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学科融合转化为实践、聚焦区域管理重点形成可复制的海淀教育品牌。她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珍惜研修机会,为海淀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图4.JPG

北京市十一学校彭了老师作学员代表发言。她向北京师范大学和海淀区教委提供此次研修机会致以衷心感谢,表示此次研修提供的政策解读、人工智能专题讲座与科研单位跟岗观摩等内容将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她倡议全体学员将科学教育的新认识与新方法带回学校,让科学种子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使每间教室都闪耀科学探索的光芒。

图5.JPG

赵霞作总结讲话。她围绕科学教育发展向学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依托“理论奠基-案例剖析-实践生成”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构建科学教育新范式;二是以时效为导向,将所学转化为科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行动;三是以创新为要,结合海淀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试验区的优势,探索“一校一策”,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她期待各位学员成为理念落地践行者、资源整合开拓者、评价改革先行者,在海淀教育沃土中书写科学教育育人新篇章。

图6.JPG

本次研修为期四天,构建“专题讲座+案例剖析+实践研讨”三维立体培养体系,邀请京内外科学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名师及科研院所学者组成专业授课团队,围绕科学教育前沿理论、课程实施策略及创新实践展开深度探讨。学员们通过专题学习、校际经验交流与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与专家们共同厘清了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的脉络,洞悉国防科技特色课程与航空科学课程的建设;深研STEA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的学习机制;体悟人工智能时代,思维教育的价值赋能与全景式科学教育的实践魅力;搭建与浙江科学教育的交流平台,对话中激发海淀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访,更让学员们直观感受科研生态与成果转化,为课程开发积淀了生动素材。

讲课拼图.png

参观拼图.png

7月9日下午,学员们分组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各小组围绕科学教育课程方案设计,分享了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等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展现了对科学教育的崭新理解与多元路径。项目组特邀课程设计专家对汇报内容进行逐一点评,肯定学员们立足学段特点的设计巧思,同时从课程目标分层、评价体系细化、资源整合落地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汇报拼图.png

汇报结束后,学员们获颁北京师范大学结业证书。海淀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的领导们在总结寄语中强调,希望学员们将研修所得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打磨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在学校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参与科学教育改革,以更新的理念与方法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热情,为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项目简介:

“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科院多方携手,深度赋能区域科学教育生态建设,通过理论深化科学教育的理论与认知,形成体系建设多方协同的科学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统筹管理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构建科学海淀的科学教育管理体系,打造海淀科学教育品牌,助力海淀区科学教师突破能力高原,引领科学教育新范式。(ED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