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
首页
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协同共育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第十一期)招生简章 2025-01-06

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厌学、抑郁、手机成瘾等成长性问题愈发突出。厌学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影响未来发展;抑郁问题在学业、社交等压力下不断攀升,侵蚀着孩子的内心;手机成瘾更是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危害身心健康。这些问题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也让家庭陷入焦虑。传统家庭教育面对这些挑战已力不从心,家长、教师等群体急需专业指导。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于2024年9月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工作方式。其整合政府、学校、家庭等各类主体,明确职责任务,建立沟通机制,旨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然而,“教联体”的推进需要大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以提升家庭育人能力,实现真正的协同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秉持高度社会责任感,以积极回应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为己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打造“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协同共育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第十一期)”,通过系统培训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一批拥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人文底蕴、专业能力过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教联体”建设和广大家庭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二、招生对象

1. 大学、中小学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

2. 青少年活动中心、婚姻家庭咨询指导中心、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妇女儿童服务机构等工作人员

3. 社工机构工作者、社区儿童教育工作者

4. 准备及正在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者

5. 希望提升家庭幸福感和育儿效能感的家长


三、培训目标

1. 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确立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成长观,理解和推广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理念。加深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理解,以科学的态度应对教育中的挑战。

2. 专业能力与基本素质的提升

培养具备家庭教育指导师所需的核心素质,包括情绪管理、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掌握多种科学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如青少年的学习动机、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问题。

3. 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习社群构建

通过案例分析、反思对话和协同探究的方法,增强教育实践的反思性和适应性。构建和维护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社群,促进专业成长和资源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网络。


四、课程形式

1.专题讲座

由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授课,涵盖家庭教育的最新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家庭关系等关键主题。引入案例分析,探讨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如亲子沟通、青少年行为引导等。

2.工作坊研修

互动式工作坊,专注于具体技能的培养,如有效沟通、冲突解决、情绪管理等。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帮助学员识别和强化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方法。

3.小组研修

小组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经验的交流分享。鼓励学员就特定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增进公开演讲和团队合作。

4.经典共读

精选家庭教育领域的经典和现代文献,进行集体阅读和讨论。通过共读活动,深入理解教育理论。引导学员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在阅读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思考和应用。

5.实战模拟

设置真实场景,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应用所学。观察和反馈环节,专家指导学员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改进和优化教育策略。


五、培训时间

2025年3月9日-2025年5月18日

线上研修:3月9日、15日、22日、29日;4月12日、19日、26日;5月10日

线下研修:5月17日-18日


六、课程安排

表格.png


七、专家团队(部分)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全国少数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十三届至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晓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教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7部。

程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年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研究领域集中在青少年情感世界与精神健康、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等,著有《“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

安  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教师教育,著有《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八、项目特色

1.资源高端,专业引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品质课程体系,共同致力于家庭教育指导实践能力提升。

2.课程优质,科学系统。聚焦“厌学拒学”“抑郁倾向”等难点痛点问题,立足中国本土,模块化、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直击儿童成长问题背后的真实困境,着力寻求有效解决路径。

3.多元视角,多样学习。通过课程学习,对家庭教育难点痛点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元视角立体透视,贴近教育现状,开启专家引领下的自主探索学习。

4.读写结合,持续成长。以“星空读书会”为载体,分享共读家庭教育经典著作,营造公共对话和交流空间,互动互学、研讨共学,共同成长。


九、报名费用及方式

• 费用说明

学习费用:3840元/人

团体报名:

♦人数2-9人(括老学员推荐),团报价3440元/人;

♦人数10-49人,团报价3040元/人;50人以上,团报价2600元/人;

♦老学员复训,1500元/人(提交往期培训证明)。

以上费用包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等,不包含学员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等。


· 报名方式

请扫码登记,完成报名。

二维码-第十一期.png

· 缴费方式

报名成功,即可缴费。

缴费支付方式如下:

请将费用转入以下账号:

账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  号:3402 5601 5272

请在汇款单上备注:继教院家庭教育培训+姓名(请注明“团报人数”、“老学员推荐”或“老学员复训”字样)

缴费完成,请保留汇款或转账成功的截图,发送至班主任微信,赵老师13811630526(同微信)。


· 发票开具

发票内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费

发票类型:中央财政非税收入统一票据

发票形式:电子发票

发送方式:发送至报名者提供的邮箱


十、结业证书

学员修满学分,考核合格,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培训结业证书,证书可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管理信息平台(http://jpc.bnu.edu.cn/cms/zscx/index.htm)进行证书查验。

结业证书.png

 

十一、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58806617

联系人:赵老师  138 1163 0526(同微信)

欢迎咨询、欢迎参加学习!

项目详情,还可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站www.scett.bnu.edu.cn 查询浏览。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