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教育情境,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成长性问题日益凸显,厌学现象普遍,抑郁倾向呈严重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家长焦虑无助、盲目从众,破局的路径在哪里?202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其标志着中国家庭教育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作为父母、老师,以及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的人,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师协同共育能力提升,能让我们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做家庭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做反思性实践者,为孩子的成长问题提出专业的干预策略,让教育真正的回归家庭,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基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聚焦于 0-18 岁儿童及其家庭的养育赋能,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依托学校资源,积极整合已有培训资源,构建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在已有培训实践探索基础上,以家庭教育难点和痛点为切入点,启动“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协同共育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第十一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选择和机会,以此培育一批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人文底蕴,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实操技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二、招生对象
1. 大学、中小学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
2. 青少年活动中心、婚姻家庭咨询指导中心、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妇女儿童服务机构等工作人员
3. 社工机构工作者、社区儿童教育工作者
4. 准备及正在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者
5. 希望提升家庭幸福感和育儿效能感的家长
三、培训目标
1. 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确立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成长观,理解和推广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理念。加深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理解,以科学的态度应对教育中的挑战。
2. 专业能力与基本素质的提升
培养具备家庭教育指导师所需的核心素质,包括情绪管理、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掌握多种科学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如青少年的学习动机、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问题。
3. 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习社群构建
通过案例分析、反思对话和协同探究的方法,增强教育实践的反思性和适应性。构建和维护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社群,促进专业成长和资源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网络。
四、课程形式
1.专题讲座
由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授课,涵盖家庭教育的最新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家庭关系等关键主题。引入案例分析,探讨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如亲子沟通、青少年行为引导等。
2.工作坊研修
互动式工作坊,专注于具体技能的培养,如有效沟通、冲突解决、情绪管理等。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帮助学员识别和强化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方法。
3.小组研修
小组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经验的交流分享。鼓励学员就特定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增进公开演讲和团队合作。
4.经典共读
精选家庭教育领域的经典和现代文献,进行集体阅读和讨论。通过共读活动,深入理解教育理论。引导学员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在阅读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思考和应用。
5.实战模拟
设置真实场景,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应用所学。观察和反馈环节,专家指导学员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改进和优化教育策略。
五、培训时间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3月23日
六、课程安排
七、专家团队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全国少数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十三届至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晓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教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7部。
程 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年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研究领域集中在青少年情感世界与精神健康、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等,著有《“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
安 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教师教育,著有《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刘丽萍,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项目课程优化指导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企业EAP讲师、EAP咨询师,中国心理危机干预协会理事。海淀区教委特派公立学校驻校心理顾问,工作方向以系统式家庭治疗为主。
杨卫平,郑州十九中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班主任,全国知名班主任,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出版《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好老师教你做好父母》《笑着做教师》《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孩子》系列丛书等多部教育专著,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阮琳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标准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海绵心理与教育公益平台联合创始人。擅长咨询领域为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学生拒学、家校沟通、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等。
八、项目特色
1.资源高端,专业引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品质课程体系,共同致力于家庭教育指导实践能力提升。
2.课程优质,科学系统。聚焦“厌学拒学”“抑郁倾向”等难点痛点问题,立足中国本土,模块化、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直击儿童成长问题背后的真实困境,着力寻求有效解决路径。
3.多元视角,多样学习。通过课程学习,对家庭教育难点痛点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元视角立体透视,贴近教育现状,开启专家引领下的自主探索学习。
4.读写结合,持续成长。以“星空读书会”为载体,分享共读家庭教育经典著作,营造公共对话和交流空间,互动互学、研讨共学,共同成长。
九、报名费用及方式
· 费用说明
学习费用:3840元/人
团体报名:
♦人数2-9人(括老学员推荐),团报价3440元/人;
♦人数10-49人,团报价3040元/人;50人以上,团报价2600元/人;
♦老学员复训,1500元/人(提交往期培训证明)。
以上费用包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等,不包含学员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等。
· 报名方式
请扫码登记,完成报名。
· 缴费方式
报名成功,即可缴费。
缴费支付方式如下:
请将费用转入以下账号:
账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 号:3402 5601 5272
请在汇款单上备注:继教院家庭教育培训+姓名(请注明“团报人数”、“老学员推荐”或“老学员复训”字样)
缴费完成,请保留汇款或转账成功的截图,发送至班主任微信,赵老师13811630526(同微信)。
· 发票开具
发票内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费
发票类型:中央财政非税收入统一票据
发票形式:电子发票
发送方式:发送至报名者提供的邮箱
十、结业证书
学员修满学分,考核合格,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培训结业证书,证书可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管理信息平台(http://jpc.bnu.edu.cn/cms/zscx/index.htm)进行证书查验。
十一、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58806617
联系人:赵老师 138 1163 0526(同微信)
苏老师 188 1051 5983(同微信)
欢迎咨询、欢迎参加学习!
项目详情,还可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站www.scett.bnu.edu.cn 查询浏览。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