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使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
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项目,旨在进一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有效地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早分类分疏各种内外部压力,增强青少年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时,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心理指导实操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队伍。
一、学校介绍
木铎金声,弦歌悠长。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拥有深厚的国学底蕴与广阔的国际视野,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二、招生对象
1.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2.学校班主任、学生工作辅导员
3.教育机构、社区及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德育、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
4.社会工作者、社区儿童教育工作者
5. 广大家长
三、培训目标
1.了解各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关注个体差异,对青少年的心理感受适时给予积极回应,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3.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参训学员个案督导,提升青少年心理辅导实操性;
4.建立多元思维模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将心理学理论基础融入到青少年教育工作中。
四、培训时间与方式
时间:2025年12月
方式:集中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个案督导等学习方式进行。由知名教授、中青年学者和一线优秀实践者主讲,以“心理健康”为主题,以指导师能力提升为目标,从不同视角解析,并从理念、技能和实践三层级展开全面学习。
五、课程安排
六、拟邀专家团队(部分)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暨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分会(筹)会长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创伤心理与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邓林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委员,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人际沟通,家庭治疗与家校合作/家园共育,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程 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家庭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农家子弟的阶层旅行与文化生产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项目“北京市大学生抑郁体验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支持研究”等。代表作品有专著《“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论文《“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从农家走进精英大学的年轻人:“懂事”及其命运》(《中国青年研究》,2018)《象牙塔尖的忧郁——博士生抑郁体验的叙事研究》(《教育研究》,2022)等。
曹新美: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主编出版《新时期教师心理健康》等著作。
白玉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心理学硕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主任,兼任国家心理咨询师评委。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政策、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七、项目特色
1.知名专家理论引领。
聚集国内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从心理学流派、儿童行为发展、积极心理学等方面系统讲授,高屋建瓴。
2.实践派专家实操指导。
聚集国内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实践派专家,从网瘾、厌学、校园欺凌等常见问题出发,引导学员从实际出发,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3.内容系统全面。
涵盖了心理学、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等理论和实操,心理测评、心理指导、危机干预等,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体系。
4.自主学习,分享共学。
课程内容贴近学员专业发展需求,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参与分享与交流,彼此砥砺,相互启发,学以致用,资源分享,后续指导。
八、报名费用及方式
· 费用说明:
培训费用:4880元/人
团体报名:
老学员推荐或2人以上团报价:4680元/人,以上费用均包含证书费、培训费、课程资料费、食宿费等。
· 报名方式:
请扫码登记,完成报名。
· 缴费事宜:
请将费用转账至以下账号:
账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 号:3402 5601 5272
请在汇款单上备注:继教院心理七期+姓名
缴费完成,请保留汇款或转账成功的截图,发送至班主任微信,审核回复后,视为报名成功。
· 发票开具:
发票内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费
发票类型:中央财政非税收入统一票据
发票形式:电子发票
发送方式:发送至报名者提供的邮箱。
九、结业证书
学员修满学分,考核合格,经考核合格者,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北京师范大学第七期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结业证书”,可在学校培训管理信息平台(http://jpc.bnu.edu.cn/cms/zscx/index.htm)进行证书查验。
(证书内容模板示意图)
十、报名咨询
咨询电话:010-58806617
联系人:李老师 188 1044 5394(同微信)
欢迎咨询、欢迎参加学习!
项目详情,还可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站www.scett.bnu.edu.cn 查询浏览。